免费午夜无码一二三区,日韩高清免费a级毛片,777午夜精品免费观看,国产福利在线永久视频

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縣域經濟

長春:全面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image.png

長春市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

寫在前面

縣域強,國家強。

在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很多方面,基礎在縣域、潛力在縣域,很多優勢也在縣域。

3月20日,長春市召開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市和國家現代化大農業示范高地目標,做好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大文章,加快補短板、鍛長板、揚優勢,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實現新突破。

“力爭到2028年,縣域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800億元、占全市比重達到25%”“公主嶺市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6個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進入全省縣域前10名”……大會擘畫的美好前景,凝聚起發展縣域經濟的強烈共識,成為長春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推動縣域突破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縣域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關于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關于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的若干舉措》《關于促進農民增收的若干舉措》……大會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含金量高,覆蓋面廣,針對性強,力求出實招、辦實事、見實效。

6個城區、開發區與6個縣(市)區結對,選擇6所交流合作緊密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與6個縣(市)區建立合作關系,3個農業相關部門及3個綜合性部門牽頭加大對6個縣(市)區各領域的支持力度,12家市屬國企與6個縣(市)區建立包保關系……大會推出的“兩合作、兩包保”機制,打破常規,協同共建,推動縣域加快突破發展。

聆聽大會,倍感振奮。

這是使命的召喚。長春是省會,肩負“一主”擔當,必須在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率先突破中挑大梁、擔大任、當先鋒、作表率,縣域責無旁貸。

這是發展的必然。長春作為冉冉上升的區域中心城市,近年來,開發區、城區、縣域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動車組”正在加快形成。全市近五成的人口、超九成的面積都在縣域,夯實縣域經濟“基石”,是長春時代考卷的必答題。

這是戰略的抉擇。“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進一步凸顯了長春的戰略地位和優勢,也讓縣域發展的位勢不斷提升;實施長春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縣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是亟待補齊的突出短板,也是必須拓展的潛力空間,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也是其戰略實踐的必然選擇。

這是民生的期盼。從現代農業遍地開花,到特色經濟加速推進,從“家門口”就業走俏,到“返鄉創業”成時髦,縣域越來越成為安居樂業、承載夢想的地方。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長春,農村農民決不能掉隊。長春下大氣力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正是對民生期盼的響亮回答。

縣域強,長春強。在清晰的目標指引下,在有力的政策舉措支撐下,長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定會越走越寬廣。

活力涌動潛力足。未來幾年,強縣眾星捧月,強市必將脫穎而出,長春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推動縣域突破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解讀——

“六大提升行動”賦能縣域經濟提質增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加快補齊縣域發展短板,促進鄉村全面振興,長春市制定出臺了《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推動縣域突破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8年的奮斗目標是: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力爭突破2800億元、占全市比重達到25%,地方財政收入突破80億元,努力推動公主嶺市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6個縣市區年度地區生產總值均進入全省縣域前10名。

《實施意見》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提出全面實施“六大提升行動”,即:糧食安全提升行動、經濟總量提升行動、縣域產業提升行動、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鄉村面貌提升行動、民生保障提升行動,立足長春實際,共出臺27條政策舉措。市級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的專項資金,設立規模30億元的長興基金縣域發展基金。

大力實施糧食安全提升行動。堅持良田糧用,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2500萬畝。打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持續深化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的戰略合作。每年推廣保護性耕作1100萬畝以上,對達到標準的落實相應補貼政策。加快推進公主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業)建設,謀劃建立院士工作中心,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玉米全產業鏈打造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高位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縣級以上示范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經營規模。對符合條件的農業合作社項目、家庭農場項目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大力實施經濟總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一十百千萬”建設工程。實施“項目立縣”戰略,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縣域重大項目包裝申報。引導主城區、開發區推動產業轉移項目流向縣域。提級管理縣域開發區,重點發展環城縣域開發區。獎勵縣域內進入全省年度考核綜合排名前10位、單項排名前5位的省級開發區。對新晉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分別給予300萬元和100萬元獎補。支持國家農高區建設發展,對區域內相關重點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大力實施縣域產業提升行動。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玉米、肉牛等行業全產業鏈發展,推進“秸稈變肉”暨三百萬頭肉牛產業建設工程,鼓勵肉牛、生豬屠宰企業提高本地屠宰率并給予相應獎補。推動現代制造業提質增效,對首次納入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的產品,最高獎補100萬元。對首次認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給予獎補。對傳統商貿流通轉型升級企業,最高補助10萬元。對認定為長春市數字化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線的企業,給予資金支持。

大力實施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優化縣域建設布局,積極構建九臺、雙陽“雙新城區”,公主嶺、德惠“雙副中心”,榆樹、農安“雙縣域突破新支點”。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推進縣域基本項目建設,建立公用事業建設聯動服務機制。對進城群體購房予以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加快建設延長高速長春至煙筒山段、長榆高速、長春都市圈環線等重大項目,全面完成三年改造提升1萬公里農村公路任務。

大力實施鄉村面貌提升行動。扎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優先將縣(市、區)、鄉(鎮)政府所在地以及村民自治委員會所在地打造成為鄉村環境面貌標桿。適時對部分66千伏變電站和線路改造升級,對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適當給予市級補助。給予省級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每個不少于300萬元補貼。

大力實施民生保障提升行動。著力推動富民增收,按照平均每個重點村200萬元標準,整合各類政策資金開展產業幫扶。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股份合作。提升縣域公共服務水平,推動三級醫院對縣級醫院對口幫扶,搭建共享課堂等平臺,對敬老餐廳建設和運營給予獎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提高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

在要素保障方面,加強縣域用地保障,統籌優化縣域土地指標供給和分配。擴大“吉農牧貸”支持規模,抵(質)押擔保比例由50%調降至20%。提升縣域科創能力,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園區最高給予100萬元和300萬元補助。完善人才引育機制,設立2000萬元“四鄉人才”興農激勵資金。

未來五年,長春將堅持同題共答共考、共促縣域突破,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履職盡責,扎實推動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落實,奮力開創“產業支撐強、城鄉融合優、活力動力足”的縣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關于支持縣域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解讀——

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若干舉措》主要包括7個方面,26條內容。

在優化城鎮功能布局方面,即進一步明確各縣市區發展定位、功能定位,引導各地實施差異化發展,推動九臺、雙陽建設市域新城區;支持公主嶺、德惠建設市域副中心;支持榆樹、農安打造縣域突破新支點。同時,全力推進縣域副中心、產業強鎮、精品名鎮建設,積極打造縣域經濟發展增長極,推動縣域構建梯次合理、分工明確、差異化發展的城鎮體系。

在推動縣域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方面,補齊縣域城建領域短板,通過統籌布局縣域城建項目、加快提升小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積極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完善農村公路建設等,全面構建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基礎設施體系。對納入全市城建計劃的重點項目、年度綜合排名靠前的縣域給予相應的財政支持和獎勵。

在加大縣域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方面,圍繞教育、醫療、養老三方面資源供給,推動更多優質資源向縣域配置,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教育方面,積極推進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統籌職業教育城鄉一體化發展;醫療方面,力爭每個縣至少有1所縣醫院達到二級醫院設施條件和三級醫院服務能力;養老方面,全力支持縣級和鄉鎮公辦養老機構升級改造。同時,根據屬地財政實際,對相關建設項目給予相應支持。

在推動提升縣域宜居水平方面,聚焦提升城市發展內涵、城鎮住房品質、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等內容。重點支持縣域創建國家文明城、衛生城,推廣城市設計和5G基站等智慧化改造;支持城鎮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和防災減災設施。支持縣域引導農民進城購房,并視情況給予屬地相應補貼。支持縣域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存量閑置房屋,以及適當利用新供應的國有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以提高縣域對人口的承載力和吸引力。

在增強縣域產業發展動能方面,在縣域重大項目建設、縣域提檔升級、補齊服務業短板、新能源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市里每年將安排1000萬元項目前期經費,支持縣域重大項目建設。對年度向上爭取、固投增速、年度綜合考核等排名靠前的地區,以及在發展服務業、新能源產業上取得顯著成效的地區給予相應獎勵。

在深化縣域城鄉融合發展重點改革方面,通過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愿有償轉讓退出農村權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機制,推廣土地盤活及集約利用有益模式,強化人才智力支撐等,在鼓勵農民向城鎮集中的同時,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提高生活品質,并對相關工作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資金上的獎勵。

在提升縣區協同發展能力方面,推動城區、開發區與縣域結對合作,探索以稅收分成等形式發展“飛地經濟”;支持縣域國有平臺以購置和租賃園區、廠房、樓宇等形式,在城區、開發區設立飛地園區。支持市屬國企以及城區、開發區國企與縣域國企共同開展產業園區建設、主導產業培育和科技創新等業務,通過優勢互補、資源互享,提升縣域產業造血能力。

《關于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解讀——

10條政策助力千億級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聚焦打造千億級農產品加工業目標,從招商引資、企業培育、品牌建設、降本增效4個方面制定10條扶持政策。

招商引資方面。對新落位的農產品加工業重大項目,市級給予屬地一定額度的前期費用支持。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億元以上的新建項目,投產后,按最高不超過固投的10%,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補貼。

企業培育方面。加大基金扶持、支持企業上市、技改擴能和提檔升級。依托市級基金,對符合標準的企業,可給予500萬元至2億元的股權投資。對新上市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給予最高800萬元獎補。對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建設大數據平臺、可追溯體系等,按不超過投資額的20%,給予最高200萬元補貼;對企業技術改造、設備購置的,投資達到500萬元以上,按不超過實際固投的20%,給予最高300萬元補貼;重點支持玉米化工企業技術改造,對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3000萬元以上的,按不超過實際固投的20%,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貼。對龍頭企業產值首次突破1億元至100億元的,分別給予最高10萬元至200萬元獎補;對新認定為市級領軍型龍頭企業、新晉升為省級和國家級龍頭企業、首次升規入統的企業,分別按政策給予獎補。

品牌建設方面。支持企業線上銷售、品牌培育、標準化建設。對企業線上宣傳推廣費,按不超過實際支付費用的20%,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對農產品銷售快遞費較上年增長10%以上的企業,按政策給予一定補貼。對新獲得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給予50萬元獎補;對企業標準成為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并推廣應用的、對新認證ISO、GAP等的企業,按政策給予獎補。

降本增效方面。對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的固定資產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同時,還將降低企業擔保費率,或對企業擔保費給予一定補貼。

《關于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的若干舉措》解讀——

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聚焦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從鄉村基礎設施、鄉村人居環境和示范村建設3個方面制定12條舉措。

鄉村基礎設施方面。加快補齊農村公路建設短板,市級持續給予獎補,2024年新建農村公路4209公里,到2025年,累計改造提升農村公路1萬公里。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2024年再綠化50萬畝,新建綠化美化村屯120個、改善提升240個。對綠化美化效果好、具有典型引領作用的村屯給予資金支持。加快建設農村24小時供水工程,年底覆蓋率達到70%。

鄉村人居環境方面。市級設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獎補資金,執行差異化獎補政策,重點用于村莊清潔行動和問題廁所整改。建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體系、探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2024年,推進90個村實施生活污水治理、110個村實施生活污水管控。全面推進畜禽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加強養殖監管、集中整治和堆漚還田。到2025年,“美麗庭院、干凈人家”創建占比達到 80%以上。

示范村建設方面。2024年,高標準完成30個“百村示范”村和200個“千村美麗”村。到2025年,干凈整潔型村莊占比達到80%以上、宜居示范型村莊占比達到50%以上、生態引領型村莊占比達到10%以上。

《關于促進農民增收的若干舉措》解讀——

讓農民腰包更鼓底氣更足

聚焦提高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4方面制定17項舉措,確保實現2大目標,即2024年,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領先;到2025年,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開展三級聯創,創建新型農業經營示范主體1000個,創建農業專業示范戶1萬個。

強化培訓促進就業。實施“四鄉人才”工程,培育高素質農民4000人以上;多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全年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5萬人。

支持發展庭院經濟。設立2000萬元專項資金,培育2萬戶庭院經濟示范戶,每戶給予1000元資金扶持。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三變”改革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盤活農村資源資產,增加農民收入。

加強金融服務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吉農牧貸”,加快推動完全成本保險,壓降融資擔保機構費率,擴大政策性融資服務覆蓋面。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于我們
版權說明
聯系方式